五年前紫極閣之亂,晉王餘黨皆被誅九族,吳頃吳刻兄弟是子書珩從死牢手裏救回來的,他們以罪奴之身跟在他身邊,忍受了五年的冷眼與恥辱,終於在戰場上廝殺出一條血路,贏得了天下人的尊敬。
兄弟二人已經成為子書珩的左膀右臂,若他把吳頃交到別人手中,無異於折斷一臂,讓他在權力傾軋中變得被動。
再退一步講,吳頃到了寧靖侯手裏,能否受到重用是為其次,會否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軍法處置才是重中之重。
子書禎給他指婚,他忍了。
子書禎借由圍剿惡人墓意圖抹殺他,他也忍了。
血月那晚不得已殺死噬心,他甚至至今都在掂量這個侄兒在整件事情裏的罪責到底有多重!
唯獨動吳氏兄弟二人,他不能忍。
無論是為了晉王為了吳頃還是為了他自己,他絕不能讓步!
“臣若是不從呢?”子書珩眼底迸射出寒意。
子書禎像是沒有料到他會如此直接地提出異議,麵色凝重地看著他,不發一言。
兩人霎時間劍拔弩張,子滿繃緊心弦,微微頷首,目光在他們臉上逡巡,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片刻後,子書禎輕輕一笑:“雖然朕還未下旨,不過此事變更的可能性不大,皇叔是要抗旨麽?”
子書珩心頭驀然一顫。
師長夷讓他少說兩句,原來指的就是這件事。
可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必須護住吳頃和吳刻,權力角逐不是遊戲,一步錯,步步錯,一旦放手,便是萬劫不複!
子書珩當即跪地,雙手將虎符呈上,恭敬而不失傲骨地說:“臣無能,沒有吳將軍輔佐,無法將鐵騎營發揮到極致,既然陛下決意調離吳將軍,臣也無法繼續帶兵戍守邊疆,還望陛下另覓良帥。”
子書禎心底大悅。
師長夷猜的沒錯,果然隻要提出調離吳頃,便可輕而易舉地收回他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