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官大人憑著一句話點明了局勢,七位內閣議事隱約察覺到了些什麽。
“羅大人,既然是你申請召開內閣會議,那麽議題就由你來說明吧。”吳正落座,低頭整理自己禮服口袋裏的手絹。
“各位。”羅英站了起來,“時間緊迫,我長話短說。主政官大人剛剛向軍部下達了命令,要求大元帥出兵鎮壓彭丁花園裏的急征軍傷兵。我表示反對。”
七個愕然,他們看看羅英,再看看吳正。
吳正忙著整理那朵手絹花,似乎沒有心情搭理眾人。
“百年來一有大戰,帝國必招急征軍。”羅英說,“可以說,帝國百年間所有的戰事,都是由急征軍完成的,帝國若在十國中還有一點地位,也是靠他們搏命換來的。他們為帝國默默付出,從來沒有要求過回報。如果今年不是一個災年,我想傷兵們仍不會趕來王都,討要那一點點的撫恤金。他們的要求合理合法,我覺得主政廳沒有任何理由出兵鎮壓他們。”
七人麵麵相覷,望向吳正。
“大家暢所欲言。”吳正仍低著頭。
手中的手絹花,似乎比幾千條人命更重要。
“傷兵這幾天鬧得太不像話,白星的兒子竟然也死在他們手中,不鎮壓,怕是要造反了。”
有人對吳正表示支持。
“身為帝國子民,為帝國做一點事是應盡的本分。為了這在王都裏鬧,太不應該。”
有人雖不極端,但也偏向於吳正。
“不過如果軍隊不能克製自己,容易引起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啊……”
也有人開始擔憂。
吳正抬起頭,目光淩厲地盯住發言者,對方立時誠惶誠恐:“那些兵痞也就算了,我隻是怕軍隊誤傷了無辜群眾……”
“既然是無辜群眾,就不應該摻和到傷兵隊伍裏。”吳正說。
“是是是!”那位內閣議事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