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宋柱國

第八十二章 快使用雙截棍

柳永不愧是號稱大宋第一才子,一首《蝶戀花》唱來,讓所有人都由衷欽佩。琴彈得好,歌唱得好,詞做得更好,尤其最後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連蕭然這種沒心沒肺的孩子都覺著感動。

柳永如此開頭,別人還能怎樣進行?

“柳某這是拋磚引玉,下麵請淩公子為我們來一曲。”

眾人都鼓掌叫好,蕭然也跟著起哄,隻有趙明月隱隱有些擔心,他會唱嗎?雖然以前聽他唱過一些,但都是些奇奇怪怪的調子,難登大雅之堂。

淩坤更是陷入為難,這種古琴他都沒見過,這種古曲更是聞所未聞,讓他怎麽唱,總不能唱流行歌吧?

思來想去,覺著霍尊的《卷珠簾》與柳永的曲調唱法都相似,不如就用它蒙哄過關吧。

想到此便說:“我對樂器不太熟悉,就清唱一首吧,不能和柳公子比,權當給大家助興了。”說完清了清嗓子,學著霍尊的唱腔唱道: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

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黃。

也靜謐 紗窗微微亮。

拂袖起舞於夢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戀 梨花淚。

靜畫紅妝等誰歸。

空留餘人徐徐憔悴。

……

一曲唱畢,現場寂靜無聲,江畔兒低眉垂淚,趙明月眼眶濕潤。其餘人也都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不能說這首詞比柳永寫得好,但是作曲編曲無疑比古時候更加細膩,回環往複更加講究,對情感的抒發更加到位,所以淩坤這一曲徹底鎮住了所有人。

柳永突然舉起一杯酒,雙手敬給淩坤:“淩大哥如此大才,小弟自愧不如,這杯酒敬你,以後請多指教。”

淩坤趕忙謙讓,但還是不得不喝掉。

江畔兒看著淩坤的眼光滿是傾慕與羞澀,不自覺地坐在淩坤身邊。前後兩首詞都是表達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難道他已經仰慕自己好久,隻是一直沒有勇氣和自己見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