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的私鹽鹽場開在一個四麵環山的窮地方,那裏的土地因為鹽山的存在,根本無法種植糧食,百姓也就跟著貧窮了起來。
馬六找了好久在找到這個地方,花了點錢,就把一整個村子的土地買了下來,作為鹽場的雛形。
常森加入之後,自掏腰包地給鹽場做了全麵升級。
如今的鹽場,不僅築有高牆,就連原來的木質民房也全部換成了更堅固的石房。遠遠地看過去,就像是個微型城池,不但牢固,而且還很隱秘。
像朱標這樣第一次來鹽場的,就沒有一個不驚訝的。
“殿下,到了。”
馬六跳下馬車,向隔窗注視鹽場的朱標小聲喚道。
朱標跟著馬六走進鹽場,一路看過去,嘴巴驚得就沒合上過。
這偌大的鹽場,在馬六、王五和常森的通力合作之下,從開采鹽礦到工藝處理,再到蒸餾結晶至最後成品,一共三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專門的工人,所以即便大家都知道自己做的是製鹽的活,卻沒人知道完整的製作過程。
而王五作為督工,在管理工人這方麵,似乎有著一定的天賦。
他雖然不想馬六那樣靈光,但他為人仗義且舍得分享,所以大家都很聽他的話,而他至今也沒有拿其宮人的身份去命令別人。
朱標對三人辦的事表示高度讚賞,並承諾今年年末一定讓大家過個肥年。
“在往前,就是咱們三和幾個工頭議事的地方,原來是是個村長的家,現在給改成了議事堂和住宿的地方。”
“咱們這的工人是三班倒的,鹽場規定工人得兩兩一組,所以四環四組三個班,合計是二十四人。”
馬六帶著朱標走進議事堂,就見堂內燈光閃爍,幾個人影圍坐一團,似乎在商量著什麽,而那為首之人,正是常森。
作為鹽場的財神爺,常森幹事也是極其賣力,此刻,他正在與工頭們開大會,大致的內容,就是讓工頭們兼職做了銷售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