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火急火燎地衝進禦花園,一進園門,就看到朱元璋抱著馬皇後,一副老夫老妻的恩愛模樣,把朱標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標兒來啦。”
馬皇後老臉一紅,連忙站起身來。
朱元璋則尷尬地咳了兩聲,有些微慍地瞪了朱標一眼,“怎麽,事兒都忙完了?”
他如是說道,目光依然瞟到了太子爺手裏的宣紙。
那厚厚的一疊,幾乎都寫滿了。
“父皇,這是您要的東西。”朱標把手裏的策論交給朱元璋。
老朱瞪大了眼睛,有點不敢相信。他本以為這五條策論至少得耗費太子兩三天的時間,卻沒想到,還不到一天,太子就寫完了,而且,似乎寫得還不賴。
朱元璋用餘光瞥向了身旁的馬皇後。
這要不是有很長時間的籌謀,怎麽會有這麽快的速度。
“快打開看看。”馬皇後催促說道。
老朱也頓時提起了精神,翻開了策論的第一張。
兩老品得很仔細,幾乎是逐字斟酌,把朱標看得十分緊張。
“標兒,給為娘說說你這五策論。”馬皇後望著長子朱標,柔聲喚道。
改戶政,重農重商。
分六部,才盡其用。
開科舉,分科取仕。
設內閣,集思廣益。
聽民生,為民聽調。
這五條策論中的前四條都好理解,可這第五條就讓人有些疑惑了。
再馬皇後看來,治理一個國家,哪怕隻是個府城、縣城,也得像下棋一樣,走一步,看五步,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聽民生,為民聽調”,這話是沒有錯,但從底層爬起來的馬皇後很清楚,底層的百姓幾乎都沒有什麽學識,甚至會都認字,這樣的人,別說看五步了,他連一步都看不準。
所以,馬皇後就想聽聽太子爺的解釋。
“改戶政,重農重商。這個應當不難理解。咱大明的戶政太亂了,士農工商又分很多小類別,而且戶別之間又不能流通,這就造成人才運用受阻。如若是我,至需官戶、民戶和軍戶三大類即可,其餘的,皆以技籍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