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林市作為一座工業新城,近些年來,工業發展非常迅速,同時環境汙染也日益嚴重,甚至在繡林河兩岸出現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村”。最近聽說“癌症村”裏出了一位大學生“環保鬥士”,他與汙染企業鬥智鬥勇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我到鄉下采訪了他,同時也揭開了這個涉及“癌症村”一百七十餘條人命的環保黑洞。
1
在繡林河中遊東岸,有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繡林市,沿河建有一個大型工業區,叫做繡林工業區,工業區內有大、中、小型企業近三十家,其中以造紙廠、紙漿廠居多。
現如今,“繡林造紙”已經成為省內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7月的一天中午,烈日當頭,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人們都躲在空調房裏睡著午覺,在繡林工業區的大門口,卻站著一群人,正在烈日下翹首瞻前,眼巴巴地等待著什麽。
站在最前麵的那一位,正是繡林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趙藝海。
緊跟在趙副市長身後的那個肥嘟嘟的中年男人叫彭名揚,是工業區內最大的造紙廠名揚造紙廠的老板,繡林市造紙行業協會會長,在繡林市,彭老板可是一個能呼風喚雨的角色。
在趙副市長和彭名揚身後站著的是市環保局的幾位正副局長和工業區內一些企業的負責人。
再往後,大門上扯著一條大橫幅:歡迎省環保廳領導來我市視察工作。
原來這一眾官員和企業家是在此等候和迎接省裏下來檢查工作的領導。
在烈日下隻站了幾分鍾,大夥身上就已經冒出了熱汗。
趙副市長不住地低頭看著手表,又不住地抬頭向水泥路麵的那一頭張望,臉上顯出焦急的神情。
又等了一陣,忽聽兩聲喇叭鳴響,兩輛小轎車一前一後朝工業區門口駛來。
“來了來了。”彭名揚認得這是省城的車牌,急忙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