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繡林三月三,遍地茶花香。繡林人愛喝茶,尤喜本地東山綠茶。此茶產自繡林東山,葉似柳眉,芽尖細嫩,衝泡之後氣味清香純正,茶汁清綠,葉蒂如喜鵲展翅棲於杯底,飲之口齒生津,神清氣爽。繡林縣誌早有記載,東山綠茶自明、清時代就已暢銷湘鄂等地,乃“一大茗珍”。
民國年間,在繡林城朝天口,有一家茶館,店名叫“三盞茶”。茶館不大,一爿門麵,裏邊是燒水沏茶的茶水間,外邊是茶店,店裏擺著七八張桌子。據說這家茶館有個規矩,茶客入店,最多隻能在這裏喝三盞茶,您要想喝第四碗茶,抱歉,沒有了。“三盞茶”之店名,便是由此而來。
店主姓陳,因開了這家茶館,大夥都叫他陳三盞,至於他的本名,反倒叫得少了。陳三盞本是東山茶農,妻子亡故後,他帶著女兒進城,租下地方開了這爿茶店。平日裏,陳三盞隻在後麵茶水間燒水烹茶,女兒孝娥負責跑堂。當父親沏好茶後,孝娥就用托盤將茶水一盞一盞端出來,送到客人手裏。孝娥長相清秀,性情溫柔,隻是左腳自小落下殘疾,走路一瘸一拐,讓人覺得惋惜。
陳三盞泡得一手好茶。在衝泡茶水時,第一泡茶水是用來清洗茶葉的,所以其他茶藝師都會把第一泡茶水倒掉。但陳三盞覺得第一泡茶水集精華與糟粕於一體,雖然雜純未分,但也是味道最好的。他泡好第一杯茶後,會用杯蓋將蓋碗邊上溢出的泡沫挑出。其實這些泡沫,就是茶中雜質。經他剔除糟粕之後,第一泡味道最好的茶水,就完整保留下來。
陳三盞衝泡的東山綠茶,更是繡林一絕。別處茶樓選用的茶葉,多是購自東山茶農手中,而三盞茶館所用的東山綠茶,均是陳三盞親自上山尋找野生茶樹,采摘春茶,自行炒製,味道自然要比別處純正。東山綠茶屬芽茶,茶葉細致柔嫩,衝泡時水溫極難掌握,水溫過高則湯老香散,茶味濃澀,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茶韻盡失。陳三盞用水不溫不火,恰到好處,衝泡出來的東山綠茶色香味俱佳,吸引眾多茶客慕名而來。陳三盞則以店小桌少為由,規定每位來客隻能品茶三盞。饒是如此,三盞茶館每日裏仍是賓客盈門,絡繹不絕。有人就勸陳三盞趁機擴大門麵,把小茶館開成大茶樓,陳三盞嗬嗬一笑,說一爿小店,已足夠我父女溫飽,尚有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