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無聲尖叫:101宗大案要案記實錄(1+2季)

不被相信的求救(上)

關於離婚後孩子的撫養問題,曾經在老一輩人的口中聽過一種說法。如果父母感情破裂,麵臨離婚時,隻要當媽的能給孩子一口飽飯,孩子就一定會選擇跟著媽媽。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說,一個家庭中,孩子是非常弱勢的一方,如果沒有媽媽在家庭中為孩子爭取,當爸爸的,很少,甚至不會自發的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說到底,爸爸也隻是個普通的男人,隻要他腦中產生了再婚的這個念頭,那就說明,他放在第一位考慮的,是他自己,是他需要另一個女人來照顧他的生活。而不是他的孩子需要一個新的,毫無血緣的媽媽。

這是一件發生在一個美國的重組家庭的故事。

看啊,這時的窗外夜色溫柔,公寓裏彌漫著新鮮出爐的餅幹香氣,這一家的女主人蒂芙尼從烤箱裏拿出了熱氣騰騰的餅幹,放在廚房的料理台上等待冷卻。

餅幹的原材料,是在丈夫艾曼在下班的路上順手買回來的,因為妻子一直在念叨著巧克力曲奇餅幹,丈夫就心領神會地買了。

餅幹剛出爐,客廳裏兩個年幼的孩子就鬧開了,那股甜膩膩的香氣,勾起了兩個小家夥肚子裏的饞蟲。不多會兒,母親就端出了牛奶和曲奇,從廚房裏笑盈盈地走出來。當吃飽喝足後,父母二人哄著兩個小孩上床入睡了。

這是多麽幸福的四口之家啊,但對住在走廊盡頭小隔間裏的人來說,無論是睡前的餅幹香氣還是哄睡的歌謠,她都不曾享受過。

在那間逼仄的臥室裏,一個小女孩虛弱地躺在**,她饑腸轆轆,瘦得皮包骨頭,可憐的她已經很久沒吃到什麽東西了。

這位“媽媽”從來不準女孩像其他家庭成員那樣,在飯桌上吃飯,每次都讓她自己單獨在房間裏吃,後來,“媽媽”送飯的頻率越來越少,食物也越來越糟糕,最後連送飯的敲門聲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