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家庭教育都是一項大工程,當孩子的壞習慣定型後,家長再去責罵他們,讓他們加以改正,其難度無異於拆毀並重建一棟摩天大樓。
尤其是教育那些被寵壞了的孩子,那就更難了。因為在他們從小到大的觀念裏,自己是世界,乃至是宇宙的中心,自己想要的,得到那是理所應當,得不到那是不可能的;除此以外,他們還覺得,自己說出的觀念,被聽眾接受是必然的,被批評和否定都是無法忍受的;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旁人必須全力配合,勸阻和製止絕對不該發生。
溺愛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長輩都認為,等孩子長大,出了社會就懂事了。但事實上並不會,不然那些自以為是的成年巨嬰是哪裏來的?
這個故事的地點在南非的斯泰倫博斯小鎮,由於釀酒曆史悠久,小鎮也被稱為南非的“波爾多”。我們被寵壞的故事主人公與他的家人們就生活在此。
這個家庭是典型的富人階級,家中一共五口人,分別是父母和他們的三個孩子。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是澳大利亞某高端物業公司的管理層。職場中很少有人對他直呼其名,都尊稱他為馬丁先生,孩子們的媽媽名叫特蕾莎,是個溫柔的女性。
他們的大兒子叫盧迪、二兒子叫亨利,唯一的小女兒叫瑪麗。其中兩個哥哥都已經成年,小妹妹瑪麗則隻有16歲。
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馬丁先生因為工作原因,帶著全家移居澳洲,一住就是八年。後來不知為何,他又帶家人回到了家鄉的葡萄酒莊園,可能是故土難忘,也可能是衣錦還鄉。總之這一搬,馬丁先生和妻子就沒打算再離開,而事實上,他們也不可能再離開了。
因為2015年1月27日當天晚上,這一家人幾乎要被滅門。喪盡天良的凶手在馬丁先生的頭部連砍了五下,脖子上的一斧,不知是砍歪了還是故意為之。他的妻子也被砍了至少三斧,他們的大兒子盧迪更是被砍得血肉模糊,小女兒瑪麗的頭部則被砍了四斧,頸靜脈也傷到了,血流了一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