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標準答案: 四鄰不安

3

跳過滿月、滿百天,在女兒滿周歲時,江守新才在本地一家酒店擺了酒,也就自家幾個人意思一下。

他們在酒店門口放了鞭炮。除了新年這一公共盛典,每家都會有私享的喜慶,卻不成氣候。雖然也賣力地轟響,試圖躍上空中,四散著絢麗著,但過年後陳了幾個月的鞭炮像是返潮了,響聲一點都不熱烈。而這萬物蒸騰勃發的季節,夜晚也不夠蒼黑,不足以擔當焰火的底色。

婆婆抱著孩子引領隊伍,一家人以滿足的微醺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吳敏敏扯著江守新的胳膊,落在最後麵。現在是生意的淡季,他經常靈魂出竅一般地思考著他的生意,想著能在哪裏再殺出重圍,想著想著,他就拿手勢比畫著砍刀的動作。男人的年齡在麵孔上反映的往往是假象,他這樣做的時候,看起來真不像他的歲數,倒像使勇鬥狠的少年。

這條平時看著還算光鮮的馬路,入夜就暗淡起來,路燈將沿街店鋪照出沒有章法的明暗節奏。吳敏敏忽然愣在一家店前,彎著腰大笑起來,惹得婆婆都轉回頭來看。那是間新做了門頭的小超市而已,新店招“誠又發超市”旁邊,原先用油漆寫的舊店名“代銷店”還沒舍得蓋住。吳敏敏以前老聽婆婆跟人家說,江守新開了幾家“呆小店”,以為她嫌棄兒子的生意“呆且小”,卻原來是用方言念的“代銷店”。

江守新繼續往前走,對她的當街大笑並不在意,也懶得詢問緣由。吳敏敏剛得了笑料,卻沒人可以轉售,噎了一嗓子的失意,踢踢踏踏地順著這條無趣的街回家。她完成了哺乳大任,即將恢複另一重身份——丈夫文具公司的一名業務員。但她不著急上崗,因為工作太沒有意思。

丈夫是一個照著教科書做生意、帶團隊的人,滿櫥櫃的管理學經典。她本來希望事業有成的江守新給她想要的享樂生活,但她到底年輕眼光太淺,沒有找到真正富裕到不需要打拚的富人,而是處在創業前半程的普通人,離一次婚就元氣大傷,每天錙銖必較地盤算著節約房租、員工工資。尤其到了傍晚,簡直是囚犯等待刑期公布一般等著他派駐全省各地的業務員們傳回今天的營收數目。多了,喜上眉梢;少了,唉聲歎氣。這不,剛給孩子斷奶,他就琢磨著要給她派業務指標了,在業績考核上麵,他內責不避妻。不行,她還沒歇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