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太陽係九大行星之間那廣袤的區域,柯伊伯環內的天體密度太高了。就艦隊目前所在的這片柯伊伯帶內,艦船雷達便掃描到了10萬顆直徑在100公裏以上的大型天體,而那些小型天體以及微粒冰晶,則更是不計其數。另外,由於柯伊伯環是太陽係短周期彗星的發源地,所以在柯伊伯帶內運動的彗星也是數量眾多,再加上柯伊伯帶內天體混亂的運行軌道,彗星撞擊天體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如遠方那些猶如煙花般突然嶄放的璀璨光華,大部分都是彗星撞擊天體所產生的,而撞擊所生成的能量以及被拋飛的天體碎片,對於航行中的宇宙艦來說可謂是致命打擊。
除了天體威脅外,那些彌散在天體之間猶如極光般的光帶也同樣危險。
這些因溫度不同而顯得五光十色的光帶,是漂浮在宇宙中的氣體。其中所蘊涵的成分主要是氮和氫,以及各種宇宙塵埃和微小冰粒。相比那些足以將艦船直接撞毀的大型天體,這些漂浮在宇宙中的細碎物殺傷力有限。但是,宇宙中的萬物都是處於運動狀態的,所以當密度如此之高的氣體和碎粒快速移動時,所產生的效果簡直就是高速銼刀。若不是艦船的磁場裝置可利用艦船的運動形成電磁場流體,並擁有足夠的電離層厚度,那麽這些彌散在氣體中的細碎顆粒甚至足以把一條艦船瞬間磨成粉末。
這看似美麗絕倫、猶如冰雪世界般的柯伊伯帶,其實是被美麗所包裹的死亡之地。在這裏,隕落的宇宙艦多到不計其數,幾乎每批前往柯伊伯帶執行探索和采集任務的艦隊都會在此折損上一兩艘艦船,但由於這裏隱藏著價值堪比整個太陽係的豐厚財富,所以共和國依然不計代價的派遣艦隊前赴後繼的湧入這裏,用鮮血與骸骨,一層一層的撕開柯伊伯環的神秘麵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