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進山探路。
繼續進山的過程中,我們倍加小心,,可是並沒有出現預期的危險。
奇香和俊叔拿著指南針和計算器來回的計算著,我和紫茹在一旁警戒著。
我們探明了下穴的地點,商量好了下穴的方法和途徑,估計了一下墓的特點就下山了。
這個墓是典型的傍山墓,這樣的墓通常傍山而建,比較有名的傍山墓就唐代的武則天墓,這種墓一般都比較堅固,由於三麵傍山,想要盜取,除了從正門進就是從山的一邊斜斜的打盜洞進去。
這種墓如果從山的一邊打進去,在以前的情況下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因為古代的條件有限,就算是用炸藥,也是用的威力不大的黑火藥,用這種炸藥去盜墓,那就是在給墓撓癢癢。
他們隻能是用旋風鏟子一點一點的往裏麵挖,古代的選墓室很刁鑽的,選墓的人都是飽經滄桑的老手,他們中有的就是盜墓的高手,他們很清楚盜墓的手段,所以他們選的地方一定是山的最厚實的地方。
所以,如果從山的一麵打進去,一定是難上加難。
如果想從正麵打進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了,機關就不要說了,由於不用考慮山的安全性,工匠們全部的心思就全花在墓的正麵堅固性,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容忽視的。
著名的武則天墓的正門,用四個巨大的封石堆砌,封石的間隙用生鐵水灌注,至今為止都沒有被盜的記錄。
封石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封石是長方體的,長達幾十米。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長方體分為底麵和側麵,封石是躺著塞進墓門的,當看到四個封石的時候其實是看到了封石的底麵,如果想打碎封石,那就成了不可能的事兒。
如果非要從正門進,那就是把封石拖出來,而封石之間是用生鐵水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