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吉普與縣公安局的北京吉普在山左鄉左一村的村頭對了頭。縣公安局刑警隊長吳玉堂停了車,老遠就跑了過來。刑警似乎都不肯穿警服,當然也不用敬禮。握了手後,未等蔣運開開口,吳玉堂就說:“蔣大,村支書安維才家失火,治安案件,我讓鄉派出所去處理了。”
“看了現場再說吧。”蔣運開說完後,踩著雨後的泥濘小道,向村子走去。吳玉堂不好再說什麽,馬上趕到前麵帶路。刑警們紛紛從車上拿上自己的器材跟上。
邢春妮穿的是布鞋,泥很黏腳,但她緊跟蔣運開不放。她是記者,記者采訪成功的要點是隨時占據最有利的地形——跟在最重要人物的身邊。
喬衛林在她耳邊悄悄地說:“‘看了現場再說’是蔣大的口頭禪,也是我們大隊的工作紀律。一切都要看了現場再評判。”
“刑事偵查中現場最重要?是重中之重?”邢春妮問。
“對,一切偵查從現場勘查開始。現場就像你們大學生的考試卷,鋪開來,答的分越高,偵查方向就越準,案子破得就越快。如果答錯了,案子就會走彎路。到時候會再回過頭來重新審看這個‘考試卷’。如此反複研究‘考試卷’,直到找到正確答案為止。”
邢春妮一邊與泥濘的土路作鬥爭,一邊在采訪本上記下蔣運開的口頭禪和喬衛林關於案發現場的講法。
本次案發現場是一個一大間的茅草房。村委會主任林毅民與派出所所長包欣欣在門口說著什麽。看到吳玉堂帶著一幹人馬回來,兩人迎了上來。
吳玉堂把蔣運開等一幹人介紹了一遍,然後大家就走進了村支書的家。
喬衛林問林毅民:“林主任,你們安書記呢?”
“他昨晚在鄉裏開幹部會議,就住鄉裏了,剛剛差人向他報信去了,估計馬上會趕回來的。咱們村子到鄉鎮府大約有15裏地,一來一回要走一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