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修行者不計其數,不論劍修法修武夫,又或是百家雜修,修煉任何武學功法,隻要勤勉用功,進境或快或慢,都能有所成就;其中招式易學,功法進境最耗時間。
比招式和招法更難的便是意境。
有天資聰穎之人,一朝頓悟,勝過十年苦修;也有心性堅忍之人,十年磨礪,一朝名震天下,意至所至,舉手投足之間蘊含入道之威。有人以劍入道,有人以法入道,有人以偏門雜學入道,然而不論那種道,都離不開悟之一字。
領悟不了,哪怕苦修百年,最多算是修行者,算不上修道之人。一旦入道,那就是魚躍龍門,比如那位少女,劍法之中融入劍意,力斬六名修行者輕而易舉,越境殺敵毫不困難。
而所有修行之人,不論資質高低,是否入道,最渴望的便是“頓悟”。
修行者身堅體固,神識凝練,比普通人壽元更久,但修行一道艱深途遙,最缺的便是時間,一旦進入頓悟之境,就能把這個過程大大縮短。據說當今大衍皇朝修行第一人,國師蒼霄真人,年輕時曾經一日三頓悟,以三境修為,清晨戰四境劍修,晌午殺了兩名五境法修,傍晚時分殺了一名六境巔峰武夫!
需知,那時候的蒼霄真人並不是在古神戰場之內,對手並沒有受到任何壓製,可見頓悟的可怕之處;而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六境以下無區別”,似乎最早就是從蒼霄真人口中說出。
正如同此刻站在蠻山嶽肩頭的羅天生,看了少女使劍,已然進入頓悟之境。
現在的羅天生眼前,也無清風,也無柳葉,也沒有少女出劍,隻有劍煞給的那一本劍譜——《劍道基礎二十一式》。那些平凡無奇的劍招,在這背棺少年眼中,再不是僵化不變的圖譜,而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浩瀚寶庫。
從小到大日練不輟,每年拔劍出鞘三十萬次,如此枯燥無味的動作,羅天生自三歲開始,寒來暑往,足足堅持了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