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就現實辦案來說,思路可以是清晰的,但要去驗證的話,所費的工夫非同小可。
而且,不一定是合心意的。
洛靜的專案組組織人力在美品都周遭找尋了一天多,毫無收獲。
根本沒有一顆子彈留下的痕跡!
以至於洛靜都動用了方樂寫小說時的奇妙思路,設想:難道,子彈在某種情況下,被什麽帶走了?
比如過往車輛!
洛靜正急得要發狂,局內技術中隊卻來了好消息。
“我們在對死者出租屋裏的諸多物品勘驗之後,終於在一個桌子的內麵角落上,發現了一枚殘缺的指紋,而這指紋,是不屬於死者的,我們正嚐試將其與數據庫裏的做比對,初步匹配上了一些。”
洛靜立馬激動地說:“我馬上回去,你們繼續完善匹配!”
洛靜火速趕回警局,在技術鑒定科一台電腦前見到了技術員操控出的指紋比對結果。
“雖然那枚殘缺指紋有細節上的模糊處,但我們稍微模擬修正後,與犯罪數據庫做了比對,現在共發現了三個人物指紋高度吻合。”
洛靜吩咐將電腦上的三個結果頭像一一點開放大以看具體資料。
第一個年齡50歲以上,身高較矮,排除。
第二個目前還在牢裏,不予考慮。
第三個時,洛靜視線停留了很長時間。
牛力,26歲,本市人,前科累累,盜竊、搶劫、勒索皆有過參予,三個月前剛出獄,屬中度危險犯。
再看身高,與大樓錄像裏的那個近似。
沒錯,絕對就是他了!
洛靜抑製著心裏的衝動,立刻回專案組處,召集組員,各渠道調查目標一切現有情報,撒網蹲坑!
高效率動員之下,小半天後,專案組就獲知了牛力的行蹤。
牛力出獄之後,也沒找工作,依舊到處廝混,和狐朋狗友偷雞摸狗,且居無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