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世紀,地球上國家一詞已經消失,七個大洲及所有海洋島嶼全部歸並於聯邦政府旗下,人類科技達到前所未有的盛世巔峰。
所謂物極必反,天道循環,隨著科技的鼎盛,資源日益枯竭,環境急劇惡化,地球變得滿目瘡痍,地球上的人口從兩百億銳減到八十億。
非洲西亞相繼變成無垠沙漠,浩瀚的沙海急劇向人類最後居住地擴張。
物競天擇,為了適應惡劣的氣候,人類不得不挖掘自身潛能,強身健體,進而衍生出一條與科技工具不同的強大路線。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有修煉天賦,加上地球資源的枯竭,能夠站在修煉巔峰的人隻占幾百萬分之一。
聯邦為了不讓人類滅絕,不得不啟動一項耗費甚巨規模龐大的“宇宙探索計劃”,以求能在太空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這個計劃實際上從人類曆史二十世紀就已經開始,但是從沒像現在這樣被重視過,因為根據科學家推算,地球的惡劣環境和日益稀少的資源,最多能讓人類再堅持兩百年。
在這兩百年裏,人口數量會繼續急速塌陷,直到全部滅絕。
參與宇宙探索計劃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科技人才,一種就是修煉到巔峰的那幾百萬分之一。
以前的太空探索都靠普通宇航員,但是弱小的身體製約了普通宇航員的探索精度,修煉者加上高精的裝備,成為精密探索‘新地球’的強大力量。
本來這批人是能夠在現有條件下,比常人活得更久的一類人,但是卻在一次次的太空探索中獻出無數的生命。
所以,這幾百萬分之一的人成為地球最受人尊敬的存在。
他們被人們稱為:宇宙開拓者。
……
人類一千多年的宇宙探索史,前人科學家無數次說這裏發現了液態水,那裏發現了生物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