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一班教室裏的氣氛比較壓抑時。
會議室裏,各老師也在進行著一場表決性質的投票,以及各抒己見。
“不行!光讓段遇隻抓戰鬥成績,而忽視文化成績,這一個月的時間,也是距離高考很重要的一個月時間。萬一,他沒有上,就相當於比同年級同學,少了一個月的學習時間。”
“他本來在文化學習成績就相對其他同學來說稍微差一點兒,偏科比較嚴重,再讓他少一個月的學習,會對他影響很大。”
宋思詩堅決不認可熊田爾所提出的讓段遇在一個月的衝刺裏,隻將注意力放在提升戰鬥成績上的這一說法。
放眼全市,段遇的戰鬥成績,不能說能夠排進前十,沒比較過,不能說大話。
考場上,瞬息萬變,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但絕對是已經排得上號了。
這個時候,更應該補習的,是他的文化成績。
萬一在進入考場的時候,他無法與潘小蓮落在同一個點呢?
就以他現在的文化成績,如何獨自解題拿資源?
做不到獨立解題拿資源,在麵對有可能就在他附近的敵人時,他要怎麽做?
槍法準,那是基於在有槍在手的情況下。
沒有武器,沒有槍的情況下,他拿拳頭去與子彈對K麽?
“我們這次的參賽重點,並非是讓倆個人同時都能夠進入到清北名校的名額庫裏麵。因為在校史上,不太現實。在我們學校之上,還有著四所直屬中學,兩所排名比我們考前,三所與我們排名不相上下,以及一些其他中學。他們從高到低的參賽名額不等。”
“按照常規,幾百,甚至一千中選二,名額肯定會在那四所直屬中學裏麵產生,以為他們必定會采取五保一,四保一,三保一,二保一等戰術。”
“連自信如他們的,都會采取這般戰術,就為了至少爭取到一個名額,為什麽我們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