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下來,王允的生活很簡單,就是休息、準備,陪家人聊聊天,聽聽三皇子的牢騷。不久之後,“文舉”便開始了,王允便在家人與三皇子的祝福中前去參加了。
“文舉”對於他來說過得還算是輕鬆,他以一篇“國生論”奪得頭籌,現在的他可是名副其實的文武狀元了,當然了,具體的還要等待當今聖上的聖旨下達。
“國生論”共論述了五個方麵,分別是民生、行政、法律、軍爭和義務,因為王允參加平天皇朝的這些大比就是為了能夠殺回去,所以他對於軍爭論述的很是詳細,而其他四個方麵則是比較的籠統,隻是大致的指出了一個方向,但是這些考官可不是酒囊飯袋之流,他們通過這簡單的論述便已經再心中形成了大致的計劃,雖然王允提出的這些他們知道有許多算是沿用了前人的方法與猜想,但是其卻成功的將多種不同的方式結合起來,便產生了一種新的方式,這些考官怎麽可能不明白這份論述的價值。對於自己的軍爭篇,王允著重闡述了軍陣的配合,屯軍聚糧和奇襲之策。他相信軍隊若是按照他的模式來,其軍隊的戰鬥力絕對會有大大的提高,這也是他今後殺回去的資本。
……
平天皇朝大殿之上,第五青虹威嚴的聲音響起:“歐陽院士,這次由你親自主持的文武科舉如何,今年的狀元是那兩位。”
一白發蒼蒼的老者道:“陛下,今年的文武科舉之中湧現了大量的人才,是以往人才的三倍至多。”老者的聲音顯得有點激動,其他的官員聽到此消息後也很高興,原本安靜的朝堂竟變得有點吵鬧。
第五青虹也很高興,道:“好,諸位愛卿安靜,我朝湧現如此多的人才,愛卿們可是功不可沒啊,若是沒有愛卿們的諫言和不辭勞苦的深入百姓之中,我朝何來如此盛世。朕在此謝謝諸位愛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