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靜大師是少林三大高手之一,當然也是這三大高手裏麵最年輕的一個,但是他多年前犯了門規,所以被罰在這裏種菜,至於他犯了什麽門規無人知曉,想必除了他自己和少林方丈大悲禪師之外,沒有人知道了。
聽說他隻下了兩次山,一次是二十多年前,那一次他出山做什麽事,我會在後文中根據故事需要再敘述,第二次下山是五年前,收了一個少年為徒,就是剛才張仲庭他們一行人碰到的叫無雙的少年,至於他和張芹亭是如何相識,並有書信往來這個我們在後文會慢慢提到。
我這裏想說的他既身為少林寺高僧,他早已能洞悉世間之事,所以沒等到張仲庭一行人進屋,他就知道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甚至也已算到了已經發生過什麽,所以待那個叫無雙的少年離開之後,他就抬頭看了張仲庭一眼,淡淡說道:“老納隨你們走”。
張仲庭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如此順利,因為他已看出這個玄靜大師是個得道高僧,武功更是深不可測,別說自己一個人,就算是他們六人聯手也不是敵手。
如果這玄靜大師抗法拒捕他們絕對討不到便宜,甚至全軍覆沒,但是他卻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問,就這樣乖乖跟他們走了,這實在不可思議,“難不成奸殺少女這種事真是他這種人做的?他暗戀那少女卻不能如願以償,然後心懷嫉恨一下子做出了那種喪盡天良的事?還是說他覺得和一個妙齡少女通書信,現在有人知道自然已玷汙了對方的名節,現在這妙齡少女已死,他自己也無臉再活下去,也想著去陪葬?
但是他身在高山之上,怎麽可能知道山下發生的事?難道是那個叫無雙的少年偶有下山打聽到此事告訴了他?還是說他已多日沒有收到那位妙齡少女的書信,他自己已算出這名妙齡少女已出事?聽說很多高人都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這樣的高僧想必也有這樣的本事了”。這些疑問一一在張仲庭腦子裏閃現出來,五名捕快帶著玄靜在前麵走,他就在後麵苦苦思索,但卻想不出來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