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二年之初,同盟會在廣州起義,因為新軍和當地警察的突發衝突被清軍居高臨下的炮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先後有成百上千的人戰死被捕。也就是在這麽一個光景中,原本在廣州芙蓉嶂教書的姚老先生意外卷入一場災難之中。
姚國梁的祖父姚老先生是個老實人,他早年行遍國內的鄉野之地,一為體驗風土人情二為傳書提供筆資。當行至芙蓉嶂時恰好革命爆發,迫於生計避禍的他便在鄉村中開設私塾,日常給七八個童子教書授業用以糊口。他的學生都是附近村裏的兒童,家中以務農為生沒什麽餘錢,所以隻是輪流每天由一個學生管著他的粗茶淡飯以抵學費,日子也能勉強維持。
這芙蓉嶂中有個金鼎廟據傳從前香火還算旺盛,隻是當他來了之後寺人已杳無蹤影徒留下了一座空寺,寺廟前後左右都是青山,山上荒墳叢立,還有些沒有掩埋的棺木就暴露在野外。
一日黃昏時分,幾個學生已經下學回家。姚老先生閑來無事便上了金鼎寺外的山坡上遠眺風景以寄托鄉愁。此刻夕陽西下晚霞似火,重巒疊嶂暮色蒼茫,是一幅如畫美景。他正看得心曠神怡如癡如醉,忽然發現山坡中有一個身穿白衣之人在匆匆行走。
他見此情形心中不禁有些納悶,因為此時眼看天色將暗,後山之上又素來無人居住,怎會有人在這荒郊野嶺行走?就算偶有人至此,難道他不怕山上的豺狼猛獸?他心中疑惑便一直緊盯著這白衣人,想看看他要到哪裏去。隻見此人行走如風腳步飄忽,走到一棵樟樹下就一閃而過失去蹤影。他見狀大為訝異,以為自己一時眼花,想要仔細再看卻又因為天色已晚看不甚清,於是隻好滿腹狐疑地回到山下。
第二日夕陽斜下,他依舊上了寺外山坡遠眺群山,沒想到天色漸暗之時又見昨日那個白影在林間迅疾行走,這次仍是徑直到那棵樟樹下就消失不見。他有心想去看個究竟,隻是抬頭一看天黑路暗烏雲遮月不久將有暴雨而至,隻好再次作罷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