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機雖殺了曹炳文,但因他有尚方寶劍,此時雖然捅到了京中,但李世民這一次卻站在了辯機的一方,李世民現在急需辯機製造出玻璃,再加上曹炳文也確實有錯,所以,這事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房玄齡氣得胡子直翹,但卻無可奈何。
烏傷,三裏鎮。
秋去冬來,轉眼間已是冬至。
天冷得很,陰沉沉的,河水冰冷刺骨。
江南的冬天雖沒有北方來得凜冽,但卻讓人更覺陰冷。
冬日裏,辯機所造的玻璃工坊拔地而起,一口口坩堝立起,石英砂堆成了小山,一間間工房已建起,經過幾個月培訓的工人也已到位,經過幾次試驗,玻璃製造大獲成功,玻璃工坊一下子造出了一百多件玻璃杯,二百多件玻璃花瓶。
而且這些玻璃製品無色透明,製地極佳,完全不輸於東羅馬進口的玻璃製品。
看著房間中堆放著的玻璃製品,辯機一臉得意之色。
李世民給了自己一年時間來完成玻璃的製造,但自己隻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玻璃工坊的選址,建設,投產,而且所生產出來的玻璃質地上成,絕不劣於東羅馬帝國的玻璃。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唐雖然能生產半透明的琉璃,但是全透明的玻璃根本無法生產,每年需要從東羅馬帝國進口大量的玻璃,為此消耗了大唐大量的錢物。
辯機相信,自己生產出來的玻璃在大規模生產之後,不但會滿足大唐國內的需要,還可以將玻璃製品出口到外國,為大唐賺取大量的財物。
可以說,玻璃的生產成功,能於大唐的經濟有著巨大的意義,讓大唐從此擺脫了對進口玻璃的依賴。
看著放在地上的玻璃製品,辯機很是得意,這些玻璃製品不過是第一批成品,日後自己完全可以擴大生產規模,大批量的生產和製造玻璃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