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春燕叫走最後一場春雨。
春末夏初。
全國科考結束。
這一年的試題出爐。
在這個時段,江邊遠比鬧市喧囂。
寫信人十個九個九是讀書人。
他們都想有朝一日高中文狀元,光宗耀祖。
鑽研試題就必不可少。
可以交換學問與取長補短。
或許等到可以上京赴考,再考往日試題,多輕鬆。
這是有過先例的。
好了,說回今年試題。
與往年不一樣。
往年的試題會隱晦說個場景,讓考生領悟。
今年直接點明要旨——如何肅治貪汙。
看來大趙女帝是要對貪官汙吏動手,直接以考科舉來表明態度了。
圖蘇蘇:“張劍,你說縣老爺會不會落網?”
張劍:“這個很難說了。”
不是說張劍看不到大趙女帝的決心。
帝皇的決心從來不需要質疑。
不日後一定會有很多大老虎落網。
但要打下所有虎崽子,很有難度。
大趙國地廣物博。
像鉤雲鎮這種小鎮有上千個。
小鎮上麵還有城。
城上麵還有州。
把政策落實到鎮上估計不易。
但願能落實吧。
到了初夏。
豔陽有點開始熱辣。
比豔陽還有熱辣的還屬莘莘學子。
科舉放榜了。
誰會金榜題名?
很讓學子期待。
張劍單純當是聽聽閑事。
聽到探花名叫雲小凡。
圖蘇蘇激動,“張劍,雲小凡高中探花了。”
張劍認為是同名同姓。
每年參加科舉高達幾百萬士子。
出個同名同姓不出奇。
且,張劍沒見過雲小凡的學問。
雖說是鉤雲鎮史上獲得秀才功名最年輕的一人。
獲得秀才功名後,雲小朵被汙蔑陷害,雲小凡要掙錢買回雲小朵的命,哪有時間積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