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年 春
阿姆斯特丹
阿旭從紐約公寓銷聲匿跡後一年,我曾在二零零九年春天,在阿姆斯特丹偶遇林楓世。
我以為自己永遠不會再踏足那片土地,可是,春天來臨時,我還是回去了。
阿姆斯特丹的春日,真的很美麗。
隻容一輛車子駛過的運河小路旁,一排排樹木正長出新綠的嫰葉,在陽光下舒泰地呼吸著。
迎著太陽眯起眼睛的人們,騎著腳踏車,三三兩兩地在我眼前滑過。
大家不知從哪兒來,又要往哪兒去,可是臉上都掛著一副無憂無慮的愜意表情。
如鋪滿水晶顆粒般反射著光點的小運河上,偶爾會劃過進速緩慢的電動小船。
褐發、棕發或金發,藍色、綠色或灰色眼睛的男女,急不及待地**上身或穿上比堅尼,享受日光浴。
要是跟我的眼睛對上時,單車或小艇上的男女,總是毫不造作地朝我親切一笑或微笑揮手。
我也使勁地朝他們揮手。
眼前的人們看起來都好幸褔。
看到他的背影時,我正走在紅燈區的小路上。
那一年,阿姆斯特丹正在舉行名為Red Light Fashion Project的項目,邀請荷蘭時裝設計界的新晉星級設計師們,在紅燈區設立工作坊和作品展示室。
紅燈區麵向運河的無數櫥窗前,或站著搔首弄姿的賣春女郎,或陳列著最前衛時尚的高級時裝、街頭服飾、鞋子、手袋和飾品。
那是個包容一切的世界。
隔著運河,我看到林楓世站在其中一扇櫥窗前。
不,站在運河對岸的人,已經既不是林楓世,不是郭在山,也不是趙承旭了。
他一定擁有另一個對我而言全然陌生的名字和身分了吧。
阿旭消失以後,我把那分未完成的小說原稿寄往倫敦,收件人是林楓世。
給我捎來回信的,卻是周月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