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禹王碑記

大綱

上部(前世清末)

核心:人心一旦被欲望占據(長生不老,榮華富貴)就會像心裏生出了毒蛇一般。

大綱:兩當縣縣尉屠赤文因朝廷內鬥成了犧牲品被貶官至陝西這個窮鄉僻壤坐縣尉。終日無所事事,隻負責解決鄉民們雞毛蒜皮的小事。他突發奇想,想學東坡先生寄情於吃食,找來一個會做西南菜係的張廚子。縣尉找他問話,張廚子講了自己的一段傳奇經曆。張廚子以前居於邛崍山,這地方被稱為陰陽界。陽界尚平敞,陰界地勢險要少有人煙。

一天張大廚陽界打獵無所獲,就進入了陰界。夜幕降臨,他見遠處火光大起,怪風迎麵而至。張大廚忙躲到了樹上看是怎麽回事。火光近了,他才看清,那竟是一座雄偉如虎形的大碑。這碑可以自己移動,到了樹下的時候見樹上有人,跳起來像是要吃人。張大廚屏住呼吸這才躲過一劫。

不料又來了一群蛇,大的像車輪一樣粗,小的也粗如鬥。這群蛇淩空而行,隻有一條小蛇飛得低傷了張大廚的耳朵。再看前麵,蛇飛過大碑的時候竟被吞噬掉,不一會兒的功夫,蛇全都不見了。大碑依然在前行。

第二天張大廚在山裏遇見一個山民,山民告訴他那是大禹治水時路過邛崍山時遇見毒蛇擋路,禹王大怒,讓庚辰把蛇殺了,又立下一大一小兩個碑讓他們成神殺蛇。四千年後,碑果然成神,以蛇為食。張大廚幸運遇上的是小碑,若是遇見大碑,火燒五裏,一定沒有活命的餘地。咬他的蛇是毒蛇,出了陽界見到陽光恐怕就會引起毒發。老人給張大廚解藥,救了他一命。(故事摘自清袁枚《子不語 禹王碑吞蛇》)

張廚子西南兵亂帶了老母親逃到兩當,做了屠赤文的廚子。屠縣尉聽了故事,連夜上書京城國師,他想帶人去邛崍山請碑神入京。毒蛇出沒之處,老者竟有解毒藥,這山中必定有仙藥。屠縣尉想立功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