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滿帶著滿心的傷痕回去學校了。國慶黃金周剛過,景區做生意的人家賺了不少錢,雖然累,但是商戶們臉上都掛著看得見的高興。網絡上把之前群葬墓的消息又挖了出來,這剛過完國慶假期又有不少遊客摸到了蛇穀村。
村長這天去縣裏開完會,回來召集村民代表們開會:“我今天去縣裏,是商量在咱們這裏建立一個博物館的事。村裏人有很多在景區做生意的日子過得好了,但是多數年紀大了的人還是靠守著那點兒田地生活。縣裏決定,既然那個群葬墓又被炒熱了,不如直接弄個博物館,咱們自己也開發些旅遊經濟出來。這個博物館的展品,文化局支援一部分,大部分還要咱們自己來想辦法。話我也不說明了,都心裏有數,屬於這個村子的老物件,該上交的都交出來。當時你們怎麽弄到手的,就不追究了。博物館建起來,對大夥都有好處。”
村長說完,看了看曲爺爺:“老曲,這事兒你帶個頭吧?”
曲爺爺說:“我隻交屬於這個村的物件。有個條件,我手裏的東西,暫時隻能先放博物館展出,不能出村。萬一那裏頭有我之前忽略的線索呢?我要確保隨時能看到。”
“你的情況我會跟縣裏說,你放心。其他人還有什麽意見麽?”
村裏老人一個個默不作聲,村長急了:“穀家呢?怎麽個態度?”
“我沒有意見。”
“你沒意見就對了。”村長不客氣,然後看看底下的人還是不回應,他知道跟這些人商議是商議不出結果的,幹脆定了一個期限:“一個月,給你們一個月時間交,然後咱們就籌備建館。明年五一要是能把博物館建起來,到時候對大家都有好處。”
“村長,我們做民居吧,現在城裏人喜歡到山裏找清淨,這山裏自然景觀很多,空氣又好,吃得也健康,有了民居再加上自家的私人小廚房,這樣村民們又能多一份收入。”村裏一個年輕人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