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局的會議室裏,偵察員們正低著頭,仔細瀏覽著案件的全部資料。
堯舜獨自站在窗邊,閉著眼睛,緊蹙著眉頭,此時的他正在腦子裏尋找著案件的突破口。
就這樣,會議室裏除了翻動紙張的聲音外,再無任何的聲響。
過了將近兩個小時,堯舜才轉過身,走回會議桌前,此時偵察員們也基本看完了案件的資料。
“堯隊,這起案子表麵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非常棘手啊!”
“沒錯,雖然有了嫌疑人,但是要想查到他的下落可絕非易事。連環凶案發生在35年前,當時沒有既沒有完善的戶籍係統,也沒有健全的身份資料,如果馮勇父子在哪裏隱姓埋名躲藏起來,根本沒人知道。”
“就算馮勇真的帶著兒子去投靠弟弟馮剛了,可是他們兄弟分開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馮剛和母親去了哪裏幾乎無從查起了。”
“是啊,身份證是從86年年底才開始普及的,如果馮勇父子用了假的身份資料進行登記,完全可以以一個新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開始新的生活,我們根本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沒錯,而且就算他們父子沒用假的身份,如果馮剛用了,又或者他的母親改嫁,他有了新的姓名,調查同樣困難重重。”
“這些客觀的因素無疑是阻礙我們破案的最關鍵問題。”
還沒等堯舜開口,偵察員們就率先說出了各自的看法。
對於偵察員們提出的問題,堯舜也表示認同,因為這些問題也正是他所擔憂的。
“你們所說的這些因素我也考慮過,如果讓我們現在去查一樁35年前的舊案,的確難度非常大,畢竟當年各方麵條件和現在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堯舜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隻需要把調查的重點放在現在發生的命案上?”
堯舜點了點頭,說道:“當年的那起連環凶案對我們而言隻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讓我們不需要浪費時間走太多的彎路,我們的調查重點應該是現在的這起案件,多從這起案件上找線索,找突破口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運用現在的刑偵手段,我們能從案件中發現的線索可比以前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