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居正全集(全6冊)

卷十五?書牘二

答應天巡撫海剛峰

三尺法不行於吳久矣,公驟而矯以繩墨,宜其不能堪也。訛言沸騰,聽者惶惑。仆謬忝鈞軸,得與參廟堂之末議,而不能為朝廷獎奉法之臣,摧浮**之議,有深愧焉。

答薊鎮巡撫

虜馬弱矣,乃敢驀入塞內,遊騎往來,乍進乍退,此必誘我也。馬帥堅壁威、平,遏其東犯,甚為得策。致之平川,出其不意,以夜取之,必獲誌焉。但恐我力少備多,不敢輕動耳。計此時當已退遁,即無斬獲,馬帥之功,仍當優錄。幸與察院一計之。

答薊鎮撫院王鑒川

辱翰示,知已得代,東征有日,無任欣慰。

虜馬南牧,自春涉夏,誘我逋逃,擾我穡事。彼能多方以誤我,而我竟不能出奇以製之,邊將可謂無人矣。今秋之事,深為可虞。望早發征麾,豫緝雄策,以副明主倚重之意。

大疏所陳,事事據實,皆可旋至而有效者。即寄語西石公,經略既定,惟當遵行約束,守而勿失可也。

答藩伯施恒齋

聲容盛而武備衰,議論多而成功少,宋之所以不競也。不圖今日複見此事。仆不度德量力,欲一起而振之。而力不從心,動見齟齬,茹堇懷冰,有難以言控者。唯當鞠躬盡瘁,以答主知而已。其濟與否,誠不可逆睹也。

辱華翰,勞問勤渠,深荷道誼真愛。

答楚學道胡廬山論學

承教虛寂之說,大而無當,誠為可厭。然仆以為近時學者,皆不務實得於己,而獨於言語名色中求之,故其說屢變而愈淆。

夫虛故能應,寂故能感。《易》曰:“君子以虛受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誠虛誠寂,何不可者?惟不務實得於己,不知事理之如一,同出之異名,而徒兀然嗒然,以求所謂虛寂者,宜其大而無當,窒而不通矣。審如此,豈惟虛寂之為病?苟不務實得於己,而獨於言語名色中求之,則曰致曲,曰求仁,亦豈得為無弊哉!願與同誌共勗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