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少年正是趙平,見燕彥問話,將手中的飛星順手插於鞘內,雙手抱拳,恭聲答道:“正是晚輩。卻是當不得將軍此語。”
燕彥心中雖殊無笑意,卻也隻能“哈哈”笑了一聲,說道:“你當不得,還有誰人當得?英雄出少年啊!”說完喟然長歎,看著趙平說道:“罷了,敗軍之將,有死而已!請給燕某一個痛快。”
此時戰鬥已經基本結束,燕彥軍僅剩下留在營中的近四千人,卻也是士氣全無,根本形不成戰鬥力。
趙平也未想到今夜的戰果會如此之大,完全是無心插柳。早在第二次殺入燕彥軍陣中時,趙平便吩咐一名武士回營傳令,拔營前進,先讓鄭銳率領三百士兵火速趕來,準備一舉擊潰剩餘的敗兵。
趙平收回目光,抬手指了指燕彥營中的士兵,說道:“將軍請看,如此之軍怎堪大用,冀州軍備何時竟孱弱至此?此戰實非將軍之過,將軍不必介懷。”
燕彥無言,唯有苦笑。趙平接著說道:“初聞將軍掛冠而去,歸隱林間時,家祖曾言‘惜哉!賢才不見用!’言下深以為憾。如今將軍複出,家祖聞之必定歡欣!”
燕彥苦笑道:“多勞衍公掛懷!燕某不才,怎當衍公如此盛讚?慚愧,慚愧!”
“嗬嗬,將軍過謙了!天下誰不知將軍乃當世名將,與家嶽並稱河北雙璧!”趙平笑道,“將軍既不見用與冀州,何不另謀高就?”
趙平雖不願效力於呂原,卻想為自己的嶽父尋找臂助,畢竟如今天下大亂,諸侯間相互征伐,無力他顧,鮮卑、羌等異族定會趁機犯境,嶽父獨力支撐雁門卻是勉強了一些。眼前這位卻是一個絕好的臂助!因此便動了招攬之心。
燕彥聞言心中不由一動,心道:冀州已是沒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丁紹此番必定殺自己而後快。有機會離開自是好事,隻是那呂原雖然為人寬厚,卻與丁紹一般,也是僭越稱王的亂國之賊,又不思進取,實非明主,因此搖頭說道:“那呂原也非明主,公子若肯容情,就請網開一麵,燕某自當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