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問鼎天下

七六 往事

《紅顏錯》,美女的書哦~

趙平懶得理會他們,隻是率領著百餘雁門鐵騎斷後。

趙平心中暗歎,財帛動人心!麵對鄭家的巨額財富,不動心的人恐怕不多,無論是誰都想分一杯羹,就連袁七這等烏合之眾也是不自量力,真是可悲。

轉眼間便到了傍晚時分,在鄭銳的帶領下,來自莘縣的那兩千餘俘虜開始安營紮寨,在如此敏感的時期,趙平等人自然是不敢大意,所幸魏郡屬於丘陵地貌,要尋一處理想的所在安營紮寨倒也頗為容易。

自從俘虜了薑誌德的兩千人馬後,便將那來自雁門的五百精騎解放了出來。對於這些百戰之士而言,讓他們做這些粗活還真是有些勉強他們了。後漢王朝雖然越來越腐敗,到如今更是偏安一隅,但立朝之時由丞相諸葛武侯製定的各種軍事製度卻一直沿襲至今。

後漢王朝的軍事體係由中央軍和邊軍、府兵構成。中央軍即京城中的南、北二營及衛尉屬下的京城衛軍,光祿勳屬下的宮廷禁衛軍。

由幽並總督、雍涼總督、荊豫總督、青揚總督四位總督統領的邊軍,駐守著後漢王朝的邊疆。幽並總督統領幽、並、冀三州軍事,屯駐雁門,主要抵禦鮮卑入侵;雍涼總督統領雍、涼二州軍事,屯駐長安,主要抵禦羌族的入侵;揚州總督統領揚、交二州軍事,抵禦南方蠻族入侵;荊豫總督統領青、兗、徐、荊、豫等諸州軍事,屯駐新野,居中策應。

而所謂的府兵,卻是負責各州郡日常治安的部隊,人數不多,戰鬥力也不高。

在軍中更是將兵種細分,主要由騎兵、步兵、水軍組成。各司其職,平日的訓練也都是根據自身的兵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安營紮寨卻不是騎兵的訓練內容,由於各種原因,以及戰馬的限製,再加上騎兵訓練不易,因此後漢王朝的騎兵並不多。除了幽並、雍涼轄內為了抵禦鮮卑、羌族這些遊牧民族達到了步騎三比一、甚至二比一的比例外,就連中央軍也是以步兵為主。因此騎兵在後漢王朝是極為珍貴的,根本沒有哪個將領會用他們做這些安營紮寨的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