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書評區出現了一些熱心讀者詢問地帖子,貌似不少人心存疑問,騰格裏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不然有可能產生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誤會。
一、關於拉丁化蒙兀語的問題。小弟雖然不是語言磚家,但也稍稍了解東方各國的語言演變和發展。我們漢族政權是古代西太平洋地區的文明中心,周圍各民族學習的對象,漢語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更是大#東亞地區的通用語。但是,有一點卻讓我感覺很尷尬,如今的世界,除了日本還在部分使用漢字,其他借用漢字表音本民族語言的國家都放棄了漢字。古代的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不提,可是越南、朝鮮等國家廢棄漢字,其原因值得深思,甚至五四期間,激進的西化派還為漢語創造了拉丁文!
漢字是象形文字,出現的早,但也比較原始,能夠傳承至今,騰格裏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漢家文明的早熟,無數代先輩的聰明智慧才凝結了這枚豐碩果實,完善了複雜的象形漢字!我們的曆史底蘊深厚,豈是後來開化的蠻族們能夠比較的?!而表音字母就要簡單多了,通過拚音組成單詞,技術含量大大降低,非常適合落後民族的開化。
當初選擇創立拉丁式蒙兀文,就是出於這種考慮。穿越者雖然半人半神,可終究不是萬能的神,用一個人的力量改變數十萬室韋人,讓毫無文化底蘊的他們歸化漢文明,呃,我覺得這比讓老虎製造出原子彈更加困難!
而且,我原計劃統一草原後,率軍西征,讓草原人遷居東歐,嘿嘿,跟羅煞鬼、白鬼玩去,故而才定下了拉丁字母!
前麵已經創製了蒙兀文,現在要改變也難了。還好我留了一手,弟兄們還記得前文的聖經•舊約嗎,它的祈禱詞將會是漢語,我會慢慢讓信教者說雙語,盡力彌補我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