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羅勿人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他們同意了青年首領忽必烈的軍事改革方案。滿心不甘而又無奈地答應將蓄有的奴隸釋放,遵從蒙兀人的部落習俗。
周虎赫再一次取得勝利,盡管這個勝利來得有點牽強,還附帶了部分隱患。但是偉大的、劃時代的改革一旦拉開帷幕,他相信沒有人能夠知道未來會有多麽輝煌。回鶻人此時的怨怒在看待豐厚戰利品之後就會立即煙消雲散,並且將成為這一製度的堅定擁護者!
改革前期的說服工作已經完成,那麽正式開始編戶抽丁、訓練部眾就迫在眉睫了。當勃魯的漁獵大隊返回時,他們不僅帶回來一千多斤的魚蝦水貨,還給疑慮重重的部民們注入一針鎮定劑。他們無須再擔心這個冬天太漫長,穩定的食物來源和充足的燃料足以對抗饑餓和酷寒的侵害。
“劄蘭圖祭司、莽薩爾、勃魯、巴裏岱、頡質略,我們的計劃已經可以實施了。首先要計算各氏族可以作戰的男丁人數,把這些人按照什伍編製納入十戶和五戶中。選拔丁壯的標準是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的全部男性部民,任何能跨馬彎弓的一律都不能放過!”
“各百戶編選時要注意幾個小原則。第一、父子一家盡量不要編到一個五戶中,以免在戰鬥中全部折損,斷人香火。第二、有特殊武藝者納入一個編製,比如射箭優秀的可單獨組成一個五戶。第三、五十歲以上老人、十八歲以下的毛頭小子、體弱多病者,要把他們編入一個十戶,讓精悍強健者組成一個十戶,如此善戰之輩能相互攀比競爭、自強不息,衰弱年少者可同病相憐、相互扶持。狩獵作戰時亦可以用於不同方麵,避免弱者拖累強者,自縛手腳。第四、選擇什長伍長時,同等年紀選勇者,同等勇悍取長者,切勿使眾人心生怨隙,以公允明正為準繩。”周虎赫鄭重的向大家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