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赤惕部落兵的裝備在伯咄祿人加入後獲得很大改善,但是鐵料的緊張仍然讓周虎赫不得不舍棄裝備馬刀而用短矛。這種無奈的選擇就是因為草原的生產力太落後,無法為軍事鬥爭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持,三百年後的那位梟雄同樣也麵對過這種窘境,所以在征服歐亞大陸的戰爭中才會那麽重視工匠。
手下數百人裝備了騎矛,於是周虎赫絞盡腦汁、搜腸刮肚拚湊出一套槍術套路,教授給好學的野蠻人。這套槍術血統駁雜、來源廣泛,既有傳承千年的楊家槍基因,也有周虎赫練習步槍刺殺的心得。總之,這套怪胎槍法兼具各家所長,而又尚不成熟。
畢竟,周虎赫隻是一個年輕的特警軍官,他所接受的軍事教育和訓練大都是為了對付邊疆叛匪,槍戰、近戰是他的優勢,而騎戰、遠戰就抓瞎了。
撻懶雙手持矛,擺出了一個標準的槍刺起手式,神色凝重地盯著對麵的不突古列堅,呼吸緩而均勻。完全認真的撻懶很有一種武士風範,深沉穩重,全無平日裏憨厚遲鈍的樣子。
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不突古列堅也算是武道好手,這些年不間斷的苦練和實戰讓他早就擁有了一雙毒辣的眼睛,在評點別人武藝時能夠一樣看穿好壞,比較敵我力量。正因如此,他在看到撻懶的起手式後心中猛然一突,立即將對手的實力上調了一個檔次,選擇了後發製人的戰術。對麵的小子明顯比自己年輕,戰鬥經驗肯定有所青澀。
撻懶冷冷地對上不突古列堅審慎的眼神,緊張地對峙讓他感覺不耐煩起來。他微微一眯眼,手中短矛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顫抖著,做出進攻勢態。合剌赤惕部落士兵裝備的騎矛是一種九尺長的標準短矛,比後世軍隊步槍長了一倍,施展步兵刺殺招數時就有些困難。撻懶手持短矛中段偏後,上去就是一個朝虛刺,去勢迅猛而毫無留力,仿佛是要一招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