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對合剌赤惕以前交好的部落不甚了解,所以如何處理八兒坦和豁鄰恩兩部的投奔還需要你們出謀出智。對咱們來說,食物匱乏已經不再是問題,多養活八九百張嘴完全在能力範圍內。不過勃魯派來的人提到了一件事情,阿拉坦酋長一行似乎有投附富強部落的想法。但八兒坦和豁鄰恩兩部曾經都是七部聯盟的成員,與我部即是戰友又有姻親。嗯……你們認為該如何迎接和對待他們?”周虎赫問道。
帳內陷入沉寂,劄蘭圖和六位百戶都皺起眉頭思忖其中的利害。這些天在周虎赫的影響下,眾人已經接受了“統一蒙兀室韋,匯聚各部力量,以求自強”的政治軍事綱領,隻是在統一道路上尚未達成共識。
老一輩的劄蘭圖、莽薩爾等思想較為保守,主張走穩妥道路,具體來講就是一步步強化合剌赤惕的軍事實力,廣泛結交東部草原大室韋各部,樹立本部的威信,慢慢聚斂人心威望,通過組建部落聯盟,匯聚各部來實現蒙兀室韋統一。
而激進的少壯派則認為上述方式太過緩慢,而且比起乞顏、郭爾羅斯和弘吉剌各部,合剌赤惕的實力太過弱小,聲望更是小的可憐,即便大家再努力二十年也難以樹立足夠號令蒙兀各部的聲威!與其這樣消磨時間,倒不如以武力合並草原上散布的弱小部落和流散牧人,通過發動戰爭掠奪資源強大自身。
新老兩派間的分歧很嚴重,每個人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在為部落公共利益考慮!
而在周虎赫看來,這兩方的意見都有可取之處,無論是建立統一戰線,還是吞噬分散的力量,都是他必須要采取的鬥爭手段。在未來的征服戰爭中,以多種途徑強化自身力量,在不同時期采用不同政治綱領是必然選擇。
八兒坦和豁鄰恩兩部的投奔之所以讓他猶疑不定,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他們是七部聯盟的成員,曾經與合剌赤惕並肩作戰過,強行吞並自己過去的戰友終究不會有好名聲;第二,這兩個部落實力尚且可觀,而且同氣連枝,假如不能消化掉將來定成內患;第三,最重要的是他們竟然與劄蘭圖有親戚關係,這一點讓周虎赫尤為擔憂。那個阿拉坦的年歲不小了,思想肯定較為保守,一旦他跟劄蘭圖沆瀣一氣,合剌赤惕現在微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若是再有點野心,周虎赫幾乎不敢想象將產生怎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