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探墓盜皇陵,曆史上記載過的倒是出現過不少次,特別是近代有一次最轟動。
東陵大盜案。
大軍閥孫殿英挖清東陵,想用清東陵裏的陪葬品充當軍晌,招兵買馬,隱上瞞下,出動數萬人,七天七夜最終得手,運出近百箱財寶。
孫殿英得手後,他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還是逍遙快的活著。
“知道,是明成祖,朱棣。”
看向唐鶴德,我繼續說道:“原本朱元璋是想將帝位傳給朱標,結果朱標死得太早了,後來傳位給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可惜,建文帝隻在位了四五年,帝位就被他的叔叔朱棣給竅取了,改國號為永樂,遷國都到北京。而建文帝曆史上說是病死的,但又有野史說他根本沒死,是帶著親信逃走了。”
唐鶴德道:“沒錯,就是朱棣。建文帝的事,有奇也有說,但現在我們說的是明十三陵,而這明十三陵第一個開建的人就是朱棣。但是天位再高,皇天有命,數百年下來,明十三陵,反而變成了明十四陵。”
江小樓看向我,道:“笙哥,曆史書上是這麽寫的嗎?”
這個知識領域我從來沒有接觸過。
搖了搖頭。
唐鶴德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道:“簡單的說,朱棣竊取了他侄子的皇位王權後,就開始動工修長陵,前後總共花了十幾年,但其實同時還秘密修了一個皇陵。但這是個空陵,沒有葬皇帝,但裏麵就是朱棣繼承了兩任皇帝以及他在位的時候攢下的大明寶藏。曆史朝代更替,國命,終有定數,而大明寶藏就是為了將來穩固江山的備用資金。”
江小樓深吸了一口冷氣,臉色顯得異常激動,道:“那麽,現在這麽一算,從朱棣開始到大明終結,還真的就變成了十四陵了啊。”
唐鶴德道:“這就是定數。古代講究帝術,帝運,國運,而龍象征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稱為九五之尊。九加五是十四,即便最終是巧合,但也合了九五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