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楊帆覺得有些荒唐。
但仔細一想,曆史上好像不管那個朝代到了末代,都會發生很大的災難。
一次兩次還能用巧合說明,可幾乎那個朝代都有,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比如三國演義開頭,就有這樣的描述: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禦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隻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種種不祥,非止一端。
又比如元朝末年,黃河在白茅堤決口,又碰上接連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濫,兩岸百姓遭受嚴重水災。
有人向朝廷建議,把決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黃陵岡開挖河道,疏通河水。
公元1351年,元王朝征發了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和兵士兩萬人,到黃陵岡開河。
修河工程開始了。
民工們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沒命地幹活。可是朝廷撥下來的開河經費,卻讓治河的官吏克扣了去。
修河的民工連飯也吃不飽,怨聲載道。
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上麵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至此拉開了元朝的滅亡。
現在大明朝外憂內患,又遭逢如此天災,難道這一切真的隻是一個道士渡劫引起來的嗎?
楊帆想不明白,隻是覺得這一切太過巧合,也太過不可思議。
但真要說這上天真的有警示,未免有些荒唐。
可這一天,先是從年獸開始,接著穿越,經曆書中的大災難,再到現在的神仙渡劫,沒有一件不是荒唐到了極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