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終追遠
始建國元年(西元9年)正月初一,在這場盛大的“禪讓”典禮之中,王莽率領滿朝公侯卿士列隊,他親手捧著新製的皇太後禦璽,呈給了滿臉怒氣的王政君。隨後王莽當眾宣布:“革去漢號,改建大新朝!”經過了二十五年的奮鬥,王莽終於功德圓滿,座上了大新朝開國皇帝的寶座,正式成了天下的主宰!
登基典禮後,王莽下詔冊立第四子王臨為皇太子,第三子王安為新嘉辟(讀音為bì,就是皇子的意思)。
王莽的長子王宇和次子王獲都已經被他給逼死了,按理說,三兒子王安應為太子,但因為王安為人過於**,遊恣無度,行為荒**,王莽並不喜歡王安。為了大新帝國的千秋萬代,王莽隻能是越過了老三王安,改立老四王臨為儲君。
當然,王安畢竟也是他的兒子,麵上總要對得起兒子的。王莽依照古法,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個新官號——新嘉辟,意思是“大新朝洪福齊天的皇子”。至於長子王宇的後人,王莽也沒忘記,他下詔賜封王宇所生的六個兒子皆為國公。
王莽既然做了皇帝,當然要追尊他的遠祖,封賞他的親屬。
前文說過,王氏本是濟北王田安之後。本來也算是名門望族出身了。但是他還是覺得不滿。他令大國師劉歆給他找更好的出身依據。最終,劉歆給出了一個更完美的繼承族譜:
黃帝——舜帝——陳國媯氏——齊國田氏——元城王氏。
黃帝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介紹了,自古以為,不論漢族還是異族王朝,他們都以攀上黃帝做老祖宗為榮。能傍上黃帝這個老祖宗,王莽當然麵上有光。
王莽以黃帝為王姓之初祖,而以舜帝為始祖。同時,還賜封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夏、商、周及皋陶、伊尹等古聖先賢之皆為公、侯,使其各奉祖先之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