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來敲門的時候,劉天一正窩在沙發上看《康熙來了》,衣衫不整、胡子拉碴。還沒過完年,餐廳的服務員和大廚很多都還沒返京,不用開工,劉天一正樂得清閑在家當大爺。他麵前的茶幾上堆滿了已經空了的外賣飯盒,垃圾桶裏的垃圾也有一些溢出來散落在地板上,看樣子已經有段時間沒收拾了,屋子裏散發著一股酸腐氣。
在北京經營餐廳,春節假期本應是掙錢賺口碑的黃金時期,“然也”每年這會兒卻都要關門歇業,這說來說去都要怪劉天一。曾經為了爭取在過年期間照常營業,李響甚至咬牙拍出三倍的工資讓員工們留下來繼續開工,可劉天一摳門兒,說什麽也舍不得,再加上他為人懶散,不想過年還加班,所以每到春節,“然也”都隻能暫停營業。
李響曾試著爭取過,好幾次都差點兒跟他吵起來。畢竟這是李響辭職之後搭上自己掙的所有銷售回扣經營起來的生意,在朋友和前同事麵前挽回麵子全靠它了,當然想把握機會多掙點兒錢。
可惜沒用,劉天一認定的事情總有一堆理由等著你,加上他又是電視台編導出身,別的不行,耍嘴皮子絕對一流,說起話從來都是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氣,好像全天下唯有他是絕對正確的,李響哪說得過他!唉,誰讓他是我哥們兒兼合夥人呢。李響隻好這樣自我安慰。
其實每次想到這些,李響總是感覺有點兒憋屈。他們認識六七年了,劉天一大李響4歲,在旁人眼裏他們倆是絕對的鐵瓷、死黨——當然這也沒有錯,吃喝玩樂嫖賭抽,他們永遠都在一起。可在心裏最深處的某個隱藏得很好的小角落裏,李響一直有點兒看不上劉天一。
劉天一的老爸比李響他爸的官兒可大得多,是一名正部級幹部,大領導啊,大到像李響這樣的孩子都沒什麽具體概念。劉天一從小養尊處優,自我感覺良好,培養了一身和生產力無關的風花雪月的才藝。因為一直都沒特別用功,高考成績很不咋的,他爸就送他去英國學電影去了——聽聽,電影,英國,那是指望著學成歸來養家糊口的路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