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帝胄龍脈

第一章 大唐後裔

貞觀十九年四月(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李績和李道宗率大軍遠征高句麗,戰至九月,終令高句麗諸番臣服,此役雖重創高句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此戰無異於火中取栗,栗已到手然手已傷,實在算不上是贏。

早在李世民意欲起兵之時,就曾經親自問過太史令李淳風:“遼東戰事何如?”

精通陰陽卜算之術的李淳風,當著李世民的麵卜了一卦,說道:“勞兵遠征,傷敵八百而自損一千,雖勝而不力也!”

對李淳風的話,李世民並沒有聽進去,而是固執起兵,結果正如李淳風所說的那樣。

從這以後,李世民凡事有什麽重大的決策,都會找李淳風來卜算一下凶吉,然後再行定奪。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十九日,躺在病榻上的李世民緊急召李淳風入宮,問國事何如。

李世民心知自己沒有幾天好活的,他所擔心的是太子李治為人謙遜懦弱,凡事沒有主見,恐日後有大臣欺主或叛亂反唐,奪李氏江山。且星相官袁天罡早有預言“唐三代後當女主天下”一說,所以他想知道他死後,大唐李氏的江山究竟能夠保持多久。

李淳風似乎早就有了準備,不緊不慢地說道:“回稟聖上,亂唐著武,終唐者赤,大唐國祚乃雙雙之術,始高止哀,天命所歸,聖上無需擔憂!”

李世民也知道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凡事不可強求,見李淳風這麽說,隻得揮了揮手,讓李淳風退了出去。7天後,李世民駕崩歸天。

李世民一死,太子李治即位,李治死後,武則天篡唐改周,至此大唐天下狼煙四起,直至玄宗李隆基繼位後,戰亂才有所平緩。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溫逼唐哀帝退位,大唐江山自此易於他人之手。“赤”即“朱”, 李淳風已經算出奪大唐江山的人姓朱,從唐高祖到唐哀帝,大唐前後共22帝,全被他算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