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古拉山口之所以叫死人口,是因為這裏死的人太多。早在清朝之前的大明正德年間,這裏就發生了一場大戰。
正德皇帝即位後,烏斯藏(西藏)大土司勾結喇嘛反叛,不願臣服大明,護國大將軍方治衡率10萬大軍由岷州出發遠征,剛開始時節節勝利,殺了不少頭人和土司,掠奪了無數金銀財寶。可是戰打到後來,由於受高原氣候的影響,軍士大多生了傷寒病,一旦得了傷寒,十有八九熬不過半個月。幾個月後,10萬人馬隻剩下兩三萬人,加上糧草後路被截斷,大軍逐漸陷入絕境。幾次與藏軍交鋒,均得不了便宜,方治衡見再堅持下去無益,指揮軍隊開始向四川雅州方向撤退。當撤至拉古拉山口時,明軍遭到十幾萬藏軍的埋伏。那一戰隻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兩三萬剩餘的明軍,最後逃到雅州的,還不到一千人。方治衡本人也在拉古拉山口下戰死,遺體被下屬連同那些搶奪來的財寶埋在一起。
幾百年來,不少人來這裏尋找將軍墓,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
一直以來,這裏都被稱為死人口,是一塊不祥之地。一些山匪也都躲藏在這裏,借機搶掠來往的商旅。
還沒接近死人口,董團長就看出了異常。他以前也帶人經過這裏,還與藏軍交火,藏軍靠的是熟悉地形,居高臨下,西康軍隊則仰仗武器上的優勢,一頓炮火往上麵猛轟。那一戰雙方互有死傷,最後還是藏軍抵擋不住,狼狽逃走。
若是無人經過,山口下的草叢中,隨處可見野鼠和山獺,不時還能遇得到幾隻野狼或熊。那些生活在高原上的小野獸非常懼人,一見到人就溜得沒影了。
從看到死人口開始,這一路走過來,除了踩到死人骸骨之外,一隻野獸都看不見。他走到最前麵,見道路兩邊的草叢中,有許多被踩踏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