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九品寒門

第六十二章 去了又還(2)

晉時,尚書台的設置有尚書令、尚書左右仆射,還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槽、度支、左民六曹尚書,另有尚書左右丞。六曹尚書下麵又有二千石、水部、駕部、車部、倉部等三十五部曹。三十五部曹隻設置二十三個尚書郎,可見尚書郎與各部槽並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是更相統攝。尚書台的祿秩普遍不高,長官尚書令的俸祿才隻有千石。地方上普通的一個太守就是二千石。當然,千石與二千石隻是祿秩級別的一個代號,並不是俸祿上真的相差一半。各部尚書,如吏部尚書等更是與後世的三省六部製的吏部尚書不可相提並論。不過尚書台的官品級雖然低,做這些官的人身份可不低。因為尚書台是朝廷具體辦事機構,所以這些職位往往由朝廷要員兼任。如王戎,他還有更高的職務是散騎常侍、光祿勳,而且還被授予安豐侯的爵位。吏部尚書隻是兼任,由於是身份高的人兼任職位低的官職,所以稱為“領吏部”。此時,尚書台的機構已經相當繁雜,地位逐漸增高,為後來直接發展成為中國最主要的行政機構打下了基礎。尚書郎掌管尚書台各曹的文書起草,還要輪流更值於建禮門內,負責起草皇帝的詔命,不過品級非常低,俸祿隻有四百石。

舒晏才思敏捷,滿腹經綸,下筆如有神助。文書起草工作對於他來說是非常輕鬆的,隻是他不知道各種公文的格式和用語。在翻看了以前的幾篇公文之後,沒兩天的工夫,就對所有的文書起草都能舉一反三,駕輕就熟了。

沒有特殊的事,舒晏每天申時都能準時回到下處。舒晏正值少年時景,又剛剛得此美任,可謂年少誌滿,自然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每次下值,走在官署到下舍的途中,迎著拂麵的暖風,很是愜意。

這天申時,他照常走出尚書台的大門,眼睛習慣性地看向西牆拐角處,果然,又看見一條穿著蝴蝶白袍的影子一閃而過。他快步追上去,轉過牆角,四處張望,卻什麽也沒看見。他獨自站了一會兒,暗自好笑:怎麽可能是小默兄弟呢?他明明騎上馬走了的,立誌遊遍天下山川,怎麽可能還在這裏呢?可能是自己最近忙於公務,眼睛有些恍恍惚惚;或者,是因為最近總是思念小默的緣故。這個小兄弟——率真,活潑,善良,愛憎分明,總是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跟他在一起,不知不覺間,竟可以忘掉所有的煩惱。他走了的這幾天,舒晏好像缺了點什麽似的,腦中總是不時出現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