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剛才講的那些,是為了讓你們明白,之所以打了三千年的戰爭,並不是因為我們喜歡戰爭,我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不過我們選擇的是以戰爭來結束戰爭!”
薑旭輕咳了一聲說到“那麽接下來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了...我來教大家唱歌”
場下所有人都一臉的懵逼,學唱歌?這好好的不訓練,一萬多人在操場上學唱歌?而且看著薑旭的樣子也不像會唱歌的人啊!
看著全場人都用一臉不信任的目光看著自己,薑旭臉有些紅。有些氣急敗壞的說“行了,都坐下,別用那種眼神看著我,歌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這是我們大秦軍隊的軍歌!”
眾人恍然,慢慢的都坐下了。
在一萬多人麵前唱歌,而且是自己一個人唱,薑旭的壓力有些大,不過沒辦法,軍歌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不教不行啊。
“歌的名字叫做‘秦風-無衣’接下來我先唱兩遍,然後我唱一句你們就跟一句,懂嗎?”
“懂了。”眾人像一群聽課的小寶寶一樣回答到。
“咳,咳”薑旭咳了兩聲然後唱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歌是秦國在與獸人戰爭時由一位普通的士兵創造出來的,反映了秦國兵士團結友愛、共禦強敵的精神。全詩分為三章,采用兵士相語的口吻。在激戰前夕,兵士們聚在一起緊張地修整武器。這時,有人顧慮自己沒有衣裳。 他的戰友就充滿友情地勸慰他:“誰說沒有衣裳, 我和你同披一件戰袍!”又用大義來激勵同伴:“國家出兵打仗,我們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麵對著一個共同的敵人。”從詩中不僅可以看到兵士之間的友愛,也可以看到他們在國難當頭的時刻.心甘情願地承擔起重大犧牲的愛國精神。詩歌音節短促,聲調激昂,生動地表現了秦國兵士們同仇敵愾、慷慨從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