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謀劃,對方更加注重如何將我軍引向主動攻打的計劃之中,之前的如果也是對方的一手引蛇出洞的話,顯然對方也已經知道,他們是不可能做到引我軍出去與他們決戰的。”夏侯達思索了一下說道:
“雙方的鏖戰已經被確定下來,現在就看對方如何撐到最後。顯然這一點是聯邦軍所不想看到的,但也是聯邦軍所不能避免的,如此——
我們的對手倒也不是一個坐著等死的敵人啊,他也在考慮如何提高自己在鏖戰之中的優勢,降低我們在鏖戰之中的優勢。”夏侯達笑道。
“如此與其說,在國力相差的情況下,隻能降低自己為戰爭所投入的成本,以及加重對方所為戰爭所投入的成本吧。”徐銘說道。
“我們所要執行的鎖喉行動也在於此,削弱對方在鏖戰之中的優勢,使對方在鏖戰之中不支垮掉。”夏侯達說道。
“而我們玩我們的對方也在玩他們的,不過他們轉變謀略,變如何引我們主動出擊到如何在鏖戰之中晚我們一步垮掉。”夏侯達說道:“所以他們開始為自己創造鏖戰之中的優勢。”
“既然是一直鏖戰,那麽增兵顯然不符合常理,隻會加重自己在鏖戰中的負擔,消耗自己維持戰爭的潛力。在兩國維持戰爭的鏖戰的情況改變不了的話,所使的策略是應該為,如何降低自己為戰爭中支出,以及拉高對方在鏖戰之中的支出。對方使計,要麽是使我們的國力下降,要麽是使我們增兵加重我們的負擔,要麽是遏製自己國內的負資產,減兵,使自己降低為戰爭的支出。”徐銘說道。
“鏖戰之中,減兵對於自己的戰線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動搖,但是先虛假的增加艦隊派駐前線,在行減兵之事。這樣在兵力撤回去的時候,就形成一段時間的緩衝,以八隻艦隊穩定戰線,而沒有出現動搖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