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我上朝就算我輸:
“他,總之,他不聽勸阻,親征瓦剌,折了大明的武將勳貴。”
“那件事,我們這幫後人稱之為土木堡之變,慘哪,打得大明武將一蹶不振,文官趁勢而起,可是,他英宗不管不顧,甚至有意推動文官獨霸朝堂,這給我們後世的明朝皇帝,帶來很大的麻煩。”
大明,皇帝,我上朝就算我輸:
“朕不攪渾這個朝堂,不把他們弄暈了,朕能做真皇帝嗎?”
大明,皇帝,我上朝就算我輸:
“可以說,朕是老祖宗之下,太宗之外,唯一一個大明的真皇帝了,可饒是朕做了這個真皇帝,朕也改變不了大明武功不在的事實,後世之君,選了宦官來壓製文官,也許是無奈,那崇禎殺盡宦官,把文官舉起來,朕都覺得他是不是腦子讓門夾了。”
此時,永樂年間。
朱棣看著這一句太宗真皇帝,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胡子。
“這個嘉靖,看著挺聰明。”
“有眼光。”
“隻是,爹呀,你可別細問哪,還有嘉靖,你個小東西,朕這都誇你聰明了,你可不能突然犯傻,把朕名字說出來啊。”
朱棣心,懸著。
好在,嘉靖到底不傻。
評論區中,嘉靖的評論,從朱祁鎮,又回到了朱由檢身上。
大明,皇帝,我上朝就算我輸:
“崇禎,你讀過在你之前的大明史沒有?”
大明,皇帝,我上朝就算我輸:
“對,你應該是讀了,就是讀不出來裏麵的彎彎繞繞,就是沒讀出來大明的皇帝,生來就是要與文官抗衡。”
這兩句話,弄得崇禎很尷尬。
除了崇禎,大明朝英宗時期的朱祁鎮更尷尬。
英宗時期。
此時的朱祁鎮,還沒有親征瓦剌。
不過,他已經做了一定要去的打算。
雖然太後和於謙都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