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時作為從沒有上過戰場的文臣,直接要求獨領一軍,任誰初聽到都覺得是極過分的要求。
即使李世民胸懷寬廣,用人不拘一格,也沒到心這麽寬的程度啊。
不過,聽他忽悠……不,是說服之後,大家都覺得好像也不是沒道理啊。
目前大唐最了解燧火槍,最能發揮火槍軍威力的,還真就是他。
同時,若隻是單獨保護一支大的運糧隊伍,作用很大,也確實能發揮獨立作戰的能力。
因為左龍衛軍之敗,使得李靖轉換策略,轉攻為守,整個關中之地就沒有一處地方敢說是絕對安全的。
相對於長安和三輔之地,往前方的運糧隊才是壓力最大的,唐軍不得不安排更多的步軍進行護送,而且還需要沿途其他的軍隊進行策應。
沒幾個將領敢拍胸膛保證,自己遇到突厥騎兵,還能完好無損地把糧草運至前線。
火槍隊若能以三千兵力保護大糧隊北上而不出差錯,等於立有大功。
關鍵在於,韓東時真能做得到嗎?
“韓東時,你對火槍軍真有如此大的信心?莫要怪朕沒提醒過你,軍中不同朝廷,若許下大言卻敗軍而逃,即使你沒有死於突厥人的刀下,我大唐軍法也不會放過你!”
說到此處,李世民表情嚴肅,不再打趣或者試探於他,這本就不是個輕鬆的話題。
韓東時也同樣端正態度:“我既然敢在陛下麵前說出這番話,就準備好負起相應的責任!”
程咬金還想開口,試著再給他個台階,卻被秦瓊輕移身體半擋在後麵,對著他微微搖了搖頭。
秦瓊知道這位老兄弟心疼兒子,想要減少他上戰場的風險。
可是,當陛下與韓東時分別表達了清晰態度之後,此事已經牽扯到軍法威嚴。
正如陛下所說,假如韓東時領軍吃了敗仗,即使是陛下他本人,也護不住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