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賢下士固然是好的,但是過於急切,對那些桀驁不馴的將領來說,就是他們以後居功自傲的資本。
所以,李睿現在是不會去見張文炳的,也算是敲打一下這個降將吧,讓他知道暗地吞並雲州,這個任務並不是非他不可。隻是他正好適逢其會,給他一個機會而已。
“是,屬下明白了,這就安排人做計劃。”
辛祝同舉手行禮後也就退下去了。
這是一個完全能媲美收複幽州的係統性計劃,必須要把垣國朝廷和地方、大景朝廷甚至大奉帝國的反應全部算計進去,工作量不小,辛祝同知道,自己必須要抓緊時間了。
好在有收複幽州的案例在那裏擺著,還是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差距隻是,這次的雲州州牧沒有戰死,所以計劃必須有針對性的改變。
計劃自然有參謀部的人去忙活,辛祝同隻不過是一個牽頭的,而且還要和留守北寧城的沐英等參謀部人員互相溝通才能出一個大差不差的方案。
最後,還要李睿過目才能確定執行。
所以,這也不是一日之功。
自然,李睿的行程也不會再耽擱下去,當天夜裏,交代清楚了有關降將的相關事宜後,李睿就帶著自己的侍衛“銅人”離開了流雲郡。
畢竟,李睿這次是要巡狩幽雲二州,總不能在雲州耽誤太多時間。
離開雲州流雲郡就進入了幽州涿郡的地界。
這涿郡是現任幽州牧劉洪發跡的地方,也是明軍在幽州執行土改政策最為徹底的一個郡。
同時,也是明軍最為徹底控製的一個州,從州牧府到郡、縣、鎮、村每一級的官員都是明軍自己安排的官員和駐軍,若論控製力度,比寧州本身都要強得多。
所以李睿哪怕是夜間進入幽州,也不用過多地擔心安全問題。
看著薄薄的夜色,李睿思考的卻是更深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