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現在的“銅人”組織越發的精密,對李睿的保護也越來越專業。
而且,“銅人”有小股調動“鐵軍”的權限。
李睿剛剛的命令,隻要派出幾個“銅人”挑頭,征召一些“鐵軍”士兵參與就能順利完成,對現在規模的“銅人”來說,完全不會造成保護李睿人手短缺的困擾。
今天,李睿沒有在“緣來樓”吃飯。
倒不是李睿矯情或者是擔心安全問題,畢竟,現在他的身份隱藏得還很好,暫時還沒有人去懷疑他這個小鐵匠是一個“山大王”。
說起來也是有意思,今天李睿來去匆匆的原因居然是鐵匠鋪的生意忙不過來而導致的。
兩國開戰,北寧城是距離前線最近的郡城,也是各種物資囤積和購買的重鎮。
這其中自然就包括大量的兵器購買。
所以,鐵匠坊最近是被朝廷的訂單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當然,這種喘不過氣來是做給朝廷、給郡守府看的,畢竟現在有經過李睿不斷改良後的流水線工藝加持,完成朝廷訂單還是很輕鬆的。
可是,實際完成輕鬆是一回事,表麵上要做出辛苦加班的樣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想,要是在如此巨大的工作壓力下,李睿作為鐵匠坊的少坊頭,卻長時間在酒樓盤桓不去,那朝廷知道後會怎麽想?
是這李家做坊頭不合格,不能帶領大家一起工作,隻是壓榨其他十七個鐵匠鋪的勞動?
是朝廷給的訂單壓力不夠?不然作為技術最好的少坊頭怎麽會長時間不在工作崗位上?
不管朝廷、郡守府是怎麽想,都不會是去想對鐵匠坊,對李家有利的事情,一定是朝不好的方向去想,結果一定是不利於鐵匠坊,不利於李睿事業的發展。
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朝廷不知道李睿離開鐵匠坊。
現階段,李睿最多也就隻能做到,完美控製鐵匠坊內部十八鋪,大範圍控製鐵匠坊四周的交通出入口周邊的房屋和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