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咱們有了這次血戰的功勞,也足以和老大那幾個慫貨掰掰手腕了。”
轉過彎來的阿米蚩,立即恢複了心情,仿佛打了大勝仗一般躍馬而出,縱聲大笑:
“兒郎們,咱們回家囉。”
阿米蚩興高采烈地撤兵,北寧城內卻是淒淒慘慘。
城防軍隻剩下兩千人左右,大量老百姓中的男丁戰死,幾乎就是家家哭父兄,戶戶設靈堂。
“小刀會”和“斧頭幫”自然也是不例外。幾乎三分之一的幫眾傷亡在了這次北寧城的保衛戰中。
還好的是張龍和“鐵軍”安排過來保衛他的衛士都沒有什麽損失。
這是張龍很好地執行了李睿保存實力命令的結果,要不然,這兩幫的兄弟,頭腦一熱,隻怕都要交代在城牆上。當然,借機掃除一些兩幫內的不安定因素,也是張龍應該做的事情。
一切發展都如同李睿開始預料一般發展,一場戰爭,以犧牲三分之一幫眾的代價,讓北寧城內的兩個幫派徹底改變了自己在老百姓和官府心中的形象。
垣國撤兵後,北寧城立即開始了重建工作,由郡守府牽頭,各地百姓自發參加,一場大規模基建工作迅速開始。而在這其中,兩個幫派就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大量的幫派中人進入了各個行業的重建。
郡守府為了在城防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快速安定北寧城內的民心,防止城內騷亂的發生,在垣軍撤走後第一時間就嘉獎了在城防戰中表現突出的兩個集體,“小刀會”和“斧頭幫”。
官府獎勵的銀子和特權暫時不論,最讓張龍開心的是,官府表彰的榮譽很到位。
“小刀會”作為總堂口的“忠義武館”門口就公然懸掛上了郡守府敲鑼打鼓送來的一塊紅底金字的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匡複河山”。
而“斧頭幫”總堂口,“富威鏢局”門口懸掛的牌匾就更有噱頭了,居然是“俠肝義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