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工絕密任務(全2冊)

1964年10月17日 19:58台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陳思雖然還沒到鬢毛衰的那年紀,卻也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詩裏蘊含的遊子情意。十二歲離家,整整二十九年,他都沒有回到這裏。浮雲蒼狗,彈指一揮,轉眼少年青春已逝。淅淅瀝瀝的夜雨,雨中的小石橋,橋下靜靜流淌的月河,櫛次鱗比的透著燈光的木屋瓦牆……江南的一切是那麽陌生,又那樣令人魂牽夢繞啊。陳思的眼睛濕潤了,他自信不是多愁善感之輩,可一站在故鄉的土地上,那鼻子就有些酸楚。

陳思把思緒從鄉思中收回來,從紅旗旅社的陽台回到屋內,打開了收音機。收音機裏正在播放廣播劇《霓虹燈下的哨兵》,這是去年的一部話劇,南京路上好八連,紅遍了大江南北,陳思非常喜歡。

也許是因為雨天,收音機的信號很不好,常常有嘈雜的聲音幹擾。陳思聽著聽著,總感覺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屏氣凝神,側耳傾聽——

有微弱的滋滋聲,夾雜在廣播劇的間隙中,在這滋滋的電波聲裏,竟然聽出了他熟悉的另一種聲音。

“……滴滴……滴滴答……”

職業的敏感讓陳思一下子來了興致。他是一個無線電專家,解放前夕被國民黨挾持去了台灣,前年到香港開會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大陸駐港的特工,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回到故土,安排在哈爾濱無線電三廠工作。前幾天,他出差路過台州,專程到家鄉看看。

當某些收音機的波段與電報的波段偶爾交叉重疊時,就會出現這種收到電碼的情況。陳思傾聽了一會兒,得出結論,這不是一般的電碼,是加密碼。這讓他有些緊張起來,如果不是一般的民用碼,那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大陸軍方的密電,二是台灣特務的密電。

好奇心頓起,陳思迅速取出筆和紙,坐在台燈下開始記錄這些斷斷續續的莫爾斯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