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竑正在胡思亂想,他對麵一個三縷長須、三十多歲的儒雅官員,向趙竑舉起了酒杯。
“太子殿下,聽聞殿下是文章大家,得以著書立萬,揚名天下,在下佩服。今日是佳節。請殿下賦詞一首,彰顯大宋文章之盛,以慰我大金士民之望。”
趙竑微微一怔,舉起了酒杯。
“恕在下孤陋寡聞,閣下是……”
說實話,金國的酒太烈,香醇卻要差些。
“殿下,這是我大金國史院編修,知製誥元好問。聽聞殿下來,他可是特意求了陛下,才來赴宴。”
張天綱眼神閃爍,在一旁笑嗬嗬介紹了起來。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元好問!
記憶中,元好問正是金朝人。這可真是個大意外!
“殿下,要不在下先吟詩一首,殿下先斟酌一下,再賦詞不遲。”
元好問直脾氣,徑直說了出來。
“閣下先請!”
趙竑懵懵懂懂點了點頭,這才如夢初醒,反應過來。
元好問 16歲就作出了這首《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確確的神童無遺。
我去!
大金,你現在內憂外患,爭這些虛頭巴腦的麵子有意思嗎?這對國家有什麽用處?
目光看了一眼張天綱,眼神尷尬,似乎不好意思,趙竑恍然大悟。
老張,你也太實在了,連騙人都不會。
元好問,這位大金第一才子、北地文雄出場,恐怕不是他自己求完顏守緒來,而是代表大金國來砸場子的。
這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出圈的煩惱呀!
“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果然,元好問一出口,慷慨激昂,席中的大金眾臣,包括金帝完顏守緒,神色都是黯然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