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高中始建於1986年,當時並不是一個市立公有學校,而是一個外商投資的私立學校,這所學校在當時並不叫育德高中,而叫聖.羅依貴族學校,當年東海市托了改革開放的福,發展得極快,一名叫威廉.德爾的英國商人看中了教育行業的巨大利潤,在當時破天荒的投資建設了這所學校,引起了當時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這位威廉商人無疑有著出色的商業眼光,但是他對於中國的具體國情了解實在太少。若是他能晚個十幾年,哪怕是晚個十年再開這所學校,都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結果。在當時的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種種變革強烈衝擊著社會各個層次的民眾,沿海的老百姓們雖然受到的衝擊最大,領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也最深,但是他們畢竟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了將近兩千年的民族。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型特點是什麽?
用學者界的觀點來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分三種:宗法文化、農業文化、血緣文化。而這三種文化都無一例外的包涵了一個特點:保守。
威廉.德爾這名有著大不列顛皇室宗族血統的商人雖然一心仰慕中華文化,立誌於建立起大不列顛文化與華夏文化的溝通橋梁,但是他選擇的切入點錯了,而且選擇的時間段也錯了。
中國人受儒家文化影響兩千年,至今仍在延續。他們無論是姓什麽,無論是什麽地方的人,都知道這麽幾句話:天地君親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教師是排在天、地、君王、親人之下的,而讀書則是排在三百六十行之首,由此可見教育在國人心目中的分量,而當時居然有這麽一個洋鬼子要在中國的地方辦一所學校,這種行為忽視了當時中國人的保守思維所帶來的強大力量。以至於威廉的貴族學校隻開了四年就支撐不下去了,學校生源極少,入不敷出的他最終對四周敵視質疑的目光心灰意冷,將這個爛攤子甩給了當地政府,自己卷鋪蓋回了英國。